发新帖

有关GS1 数据矩阵码介绍2

18 0

上面文章给大家介绍了GS1数据矩阵码的定义,本文接下来给大家介绍它的外观构成、技术特征等,有需求的用户,可以参考:
外观总体构成

GS1数据矩阵码由寻像图形和数据两个独立的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寻像图形也被称为“L寻像图形”,L寻像图形用于确定符号的形状,即正方形或长方形、尺寸、方向、行数和列数,且用于识读器确认该符号为GS1数据矩阵码。寻像图形的另外两边是交替的白点和黑点,被称为“时钟图案”,其定义了符号的基本结构,也可以辅助确定尺寸和变形。数据是在寻像图形内以矩阵模式编码,其可翻译为二进制GS1数据矩阵码符号系统字符,即数字型和数字字母型。与一维码相同,GS1数据矩阵码有一个强制的空白区位于符号周围,空白区的宽度等于四边中每一边上的符号X尺寸。每个数据矩阵码符号由若干行和列组成。GS1数据矩阵码始终具有偶数个行和列,因此其在右上角总是有一个浅色“正方形”(见图1圆圈处)。如果对GS1数据矩阵码符号进行反片印刷,这个角的颜色会变成深色。

技术特征

GS1数据矩阵码的主要技术特征有符号形状和表示、符号尺寸和符号质量等等,下面对部分主要技术特征进行简析。

符号的形状和表示

GS1数据矩阵码可选择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形状印制,如图2所示。根据国际标准ISO/IEC 16022-2006《信息技术 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 数据矩阵条码符号规范》,正方形数据矩阵码符号由于具有更多的可选符号尺寸与较大的信息容量,其在日常中更常用;而高度有限的长方形数据矩阵码符号更适合一些高速印刷技术和印刷空间特殊的情况。


符号尺寸

GS1数据矩阵码的符号尺寸取决于编码信息量和编码格式、X尺寸和符号形式的选择等三个因素。其中编码信息量和编码格式为数字型或数字字母型;数字和字符按照二进制位编码,由相同尺寸的模块表示。在普通的打印条件下。模块宽度用X表示,实际应用中X尺寸的范围应综合考虑应用系统的通用需求以及生成识读设备的匹配条件,并由应用标准规定。

GS1数据矩阵码的形式有正方形和长方形,为满足不同数据内容的编码需要,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符号又各有多个版本,其中正方形的GS1数据矩阵码符号只存在偶数行的形式,根据表示数据容量的不同,有从10*10模块一直到144*144模块共24个符号版本。而长方形的GS1数据矩阵码则有从8*18到16*48模块共6个符号版本,其中均不包括符号周围1模块宽的空白区。大于32*32模块的GS1数据矩阵码正方形符号被校正图形分割成4~36个数据区域,长方形符号也可被分为两个数据区。未进行颜色反转的校正图形由深浅模块交替排列形成图形以及相连接的深色实现构成。具有四个数据区的正方形符号(左)和两个数据区的长方形符号(右)的数据矩阵码,如图3所示,其编码数据无实际意义。

本文主要介绍的是GS1数据矩阵码的外观构成及技术特征,有关人工识读字符及应用场景,可以持续关注,后期都会更新。